电子游艺官网讯: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500.81亿元,比上年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1.0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831.06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12338.75亿元,增长5.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8%,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1.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6.7%。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3483元,比上年增长4.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57.7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万人,增长0.31%。其中城镇人口836.0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7.3%,比上年提升0.1个百分点。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为6.19‰,死亡率5.15‰,自然增长率1.04‰。
全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94万人。全年提供就业岗位62.24万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0.6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0.7%,衣着类上涨1.1%,居住类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交通通信类下降2.6%,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1.9%,医疗保健类上涨3.0%,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9%。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1.4%。
全年全市新登记注册各类经营主体20.18万户,年末各类经营主体累计181.8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0%。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紫金山实验室发布6G无蜂窝广域覆盖等全球领先成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全面竣工,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成为省重点支持预研项目。建成全省首个城市算力网,入选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南京牵头的苏南特钢材料集群和参与的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南京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累计达4个。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4.61亿元,比上年增长4.5%。分行业看,农业(种植业)实现产值293.20亿元,增长2.8%;林业实现产值23.90亿元,下降4.4%;畜牧业实现产值29.07亿元,增长12.2%;渔业实现产值156.37亿元,增长5.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实现产值52.07亿元,增长10.8%。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13.36万亩,比上年增加4.8万亩,增长2.3%。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22.71万亩,增加0.21万亩;小麦播种面积71.98万亩,增加6.39万亩;玉米播种面积7.3万亩,减少0.52万亩。油料播种面积35.83万亩,增加0.92万亩。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21.98万亩,增加0.52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00.29万吨,比上年增产0.94万吨,增长1.0%。其中,夏粮产量24.50万吨、增产10.4%,秋粮产量75.79万吨,减产1.8%。分品种看,小麦产量24.32万吨,比上年增产2.33万吨,增产10.6%;水稻总产量69.97万吨,减产0.61万吨;玉米总产量2.97万吨,减产0.29万吨。油料产量5.73万吨,增产0.2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85.32万吨,增产5.51万吨。
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81万亩、建设“吨粮田”3万亩。年末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8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55家,家庭农场7214家。全年休闲农业接待人次达4454万、综合收入162.11亿元。推动农业“机器换人”,建成“无人农场”13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