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8.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主要农作物增势较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270万吨,达到270.6万吨,增长5.8%,实现“二十一连丰”;蔬菜产量超过266万吨,增幅达到5.0%。牛肉产量4.60万吨,增长44.8%。牛出栏量21.35万头,增长26.1%。
现代都市型农业提质升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持续提升,截至年末,全市累计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1万家。累计认定225个“津农精品”品牌,年销售额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小站稻品牌化、精品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单产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7万亩,其中40万亩增发国债项目在全国率先完工。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加快增长。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5738.71亿元,比上年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6.6%,制造业增长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3%,民营企业增长3.1%,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增长7.2%。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4.5%,中型企业增长3.8%,小微型企业增长5.5%。从主要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6.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0%,医药制造业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7.8%,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57%,比上年提高0.41个百分点。
重点产业链支撑作用增强。全年全市12条重点产业链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1%,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特色产业链集聚效应凸显,航空航天、车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增加值分别增长26.0%、22.4%、21.4%和14.6%。
建筑业发展持续向好。年末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3808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5371.73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全年签订建筑合同额19377.90亿元,增长10.4%。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8656.22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3522.79万平方米。建筑业企业劳动生产率71.51万元/人,比上年增长9.8%。
四、服务业
服务业较快增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61.55亿元,比上年增长0.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51.84亿元,增长6.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04.00亿元,增长3.2%;金融业增加值2564.77亿元,增长6.5%;房地产业增加值1062.87亿元,增长1.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17.4%、5.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9.8%,利润总额增长21.2%。
客货运输稳步增长。全年全市货运量59679.91万吨,货物周转量3084.2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4%和10.5%;客运量15468.9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516.54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12.7%。
截至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448.87万辆,比上年增长7.2%,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97.06万辆,增长7.8%;民用轿车268.59万辆,增长4.8%,其中私人轿车250.41万辆,增长4.9%。
邮电业务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1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11.97亿元,增长13.6%;邮政业务总量202.42亿元,增长23.1%。全年快递业务量19.39亿件,增长27.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06.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64.2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04.0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