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风力发电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5-04-11 08:55
分享:

电子游艺官网讯:在技术进步提升风电经济性,并网优势促进投资力度倾斜的背景下,风电行业将景气高启。短期“十四五”收官,国内风电装机需求有望加速放量,中长期国内外海风需求支撑有力。

市场现状

1.累计装机容量

我国在风电技术研发和生产方面不断增加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产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风电制造国家。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调研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约52068万千瓦,同比增长18.0%。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新增装机容量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风电设备行业调研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新增装机14388台,容量8699万千瓦,同比增长9.6%。

数据来源:CWE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发展前景

1.技术创新突破驱动发电效能跃升

中国风电行业通过超大型风机研发和智能化技术集成,持续突破发电效率与可靠性瓶颈。例如,漂浮式风电平台采用双叶轮、双主机设计,单机容量突破25MW,结合动态电缆成本优化和抗台风技术,实现深远海资源开发。永磁电机“无磁装配—整体充磁”技术革新,解决了传统制造中磁体排斥力大、退磁能耗高等难题,将充退磁效率提升百倍,显著降低退役机组回收再制造成本。此类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单台风机的发电量,还通过智能运维系统(如AI驱动的叶片声纹监测、数字孪生模型)将故障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支撑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优化。

2.政策引导与产业链协同构建稳健发展生态

国家级政策如“千乡万村驭风计划”和深远海技术示范项目,推动风电向乡村及海洋纵深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模式加速落地,例如齿轮箱国产化率超75%,风电整机试验台实现100%国产供应链,形成“设计-制造-运维-回收”闭环体系。同时,绿电认证与碳足迹管理政策倒逼行业提升环境效益,例如退役叶片化学回收率突破95%,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降低45%。这种“政策牵引+技术自主+生态闭环”的模式,为行业抵御贸易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化支撑。

3.多元化应用场景拓展释放绿电价值潜能

风电技术正向极端环境与综合能源系统延伸,激活多维度应用价值。在超高海拔地区(如西藏5200米高原),定制化风机通过耐低气压设计实现稳定发电;深远海漂浮式平台整合风电制氢技术,能源转化效率突破60%;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将风电与电解槽、储能系统深度耦合,构建零碳能源矩阵。此外,工业互联网场景中,风电与物联网、VR/AR技术融合,实现轨道机器人智能巡检与远程故障诊断。这些场景创新不仅拓展了风电的物理边界,更通过多能互补提升了电网灵活性,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核心动能。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风力发电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子游艺官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