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海洋经济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图)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5-04-03 08:57
分享:

电子游艺官网讯:海洋经济,一般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产业活动。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市场现状

1.生产总值

中商产业研究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海洋经济行业深度分析及供需格局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054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高0.9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将达111782亿元。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市场结构

2024年,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4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从海洋产业增加值占比来看,海洋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比重较大,占比分别为36.90%、18.70%。从增速来看,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旅游业等均实现了9%以上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实现平稳发展。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发展前景


1.深海探测技术突破释放资源开发潜能
国产载人/无人深潜器(如“蛟龙号”“海斗一号”)、海底矿产智能采集系统的突破,帮助海洋经济突破传统近海开发局限。例如,深海热液区多金属硫化物勘探技术可实现3000米以下矿产精准定位,结合模块化采矿机器人,大幅降低深海资源开采成本,为新能源材料(如海底稀土)供应开辟可持续路径。

2.海洋物联网平台重构产业协同模式
基于卫星遥感、水下传感网络和AI算法的海洋立体监测体系,帮助实现渔业、航运、环保等场景的跨领域联动。智能养殖工船通过水质实时分析自动投喂,将饵料利用率提升35%;港口物流依托潮汐预测算法优化货轮调度,减少30%的滞港能耗,推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产业运营”闭环管理。

3.蓝碳生态工程提升国际治理话语权
红树林修复、海草床扩殖等蓝碳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帮助中国在海洋碳汇标准制定中占据先机。例如,海南自贸港开展的“珊瑚礁-渔业”共生系统,既提升碳封存能力又增加渔业产值,此类模式通过APEC海洋合作机制对外输出,助力中国主导全球海洋生态价值核算体系构建。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海洋经济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子游艺官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