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本构成
光模块成本结构中,光器件是光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本中占比最高,占比达37%,主要包括TOSA、ROSA及构成TOSA、ROSA的组件,如TO、波分复用器、TO座、TO帽、隔离器、透镜、滤光片等配套件。此外,集成电路芯片成本占比22%,光芯片成本占比19%,结构件成本占比1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重点企业分析
光模块行业呈现技术迭代加速与市场集中度提升双重特征:头部企业(如中际旭创、光迅科技)通过硅光、CPO技术绑定全球云计算巨头,第二梯队(如新易盛、天孚通信)以差异化方案(LPO、光引擎)切入细分领域。国产厂商在全球TOP10中占据7席,800G/1.6T产品成为竞争焦点,预计2025年1.6T模块需求达300-500万只。未来竞争将围绕3.2T预研、光芯片国产化率提升(25G以上芯片自给率目标超70%)及量子-光融合技术展开。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