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0年全球碳中和戰略政策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第一章 國外碳中和戰略政策狀況及經驗借鑒
1.1 全球碳中和政策及經驗借鑒
1.1.1 國家層面碳中和政策
1.1.2 城市層面碳中和政策
1.1.3 行業層面碳中和政策
1.1.4 全球碳中和標準體系
1.1.5 各國碳中和政策舉措
1.1.6 碳中和政策配套設施
1.1.7 碳中和政策經驗借鑒
1.2 美國碳中和政策及經驗借鑒
1.2.1 碳中和政策歷程
1.2.2 碳中和主要政策
1.2.3 碳中和政策舉措
1.2.4 碳中和政策規劃
1.2.5 碳中和政策啟示
1.3 歐盟碳中和政策及經驗借鑒
1.3.1 碳中和政策歷程
1.3.2 各國碳中和政策
1.3.3 碳中和重點政策
1.3.4 碳中和政策舉措
1.3.5 碳中和政策挑戰
1.3.6 碳中和政策啟示
1.4 英國碳中和政策及經驗借鑒
1.4.1 碳中和政策歷程
1.4.2 碳中和主要政策
1.4.3 氣候及能源政策
1.4.4 各領域相關政策
1.4.5 碳中和企業戰略
1.4.6 碳中和政策舉措
1.4.7 碳中和政策啟示
1.5 日本碳中和政策及經驗借鑒
1.5.1 碳中和政策歷程
1.5.2 碳中和政策解讀
1.5.3 碳中和政策工具
1.5.4 各行業碳中和政策
1.5.5 碳中和政策啟示
1.6 其他國家碳中和相關政策
1.6.1 韓國
1.6.2 泰國
1.6.3 巴西
1.6.4 新加坡
1.6.5 新西蘭
1.6.6 澳大利亞
第二章 中國碳中和戰略政策發展綜述
2.1 碳中和政策體系
2.1.1 政策歷程
2.1.2 政策匯總
2.1.3 政策體系
2.1.4 行業標準
2.2 碳中和政策成果
2.2.1 中央層面
2.2.2 部委層面
2.2.3 地方層面
2.2.4 細分領域
2.3 重點碳中和政策解讀
2.3.1 碳中和貨幣政策分析
2.3.2 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
2.3.3 應對氣候變化指導意見
2.3.4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
2.3.5 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
2.3.6 城鄉建設綠色發展意見
2.3.7 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意見
2.3.8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意見
2.3.9 2030年碳達峰行動方案發布
2.4 碳中和政策發展問題及建議分析
2.4.1 碳中和政策發展問題分析
2.4.2 碳中和政策完善建議分析
2.4.3 中國實現碳中和政策路徑
2.4.4 碳中和標準體系發展趨勢
2.4.5 碳中和標準體系發展思路
第三章 中國碳交易市場相關政策分析
3.1 碳定價政策梳理
3.1.1 碳中和目標下碳定價政策內涵
3.1.2 碳中和目標下碳定價政策意義
3.1.3 碳中和目標下碳定價政策效應
3.1.4 碳中和目標下碳定價政策現狀
3.1.5 碳中和目標下碳定價政策建議
3.2 碳交易政策體系
3.2.1 碳交易政策梳理
3.2.2 碳交易政策體系
3.2.3 各區域政策布局
3.2.4 碳交易政策建議
3.3 碳交易政策解讀
3.3.1 碳排放權交易配額設定
3.3.2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
3.3.3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
3.3.4 碳排放權相關管理規則
3.3.5 碳排放權交易質量監督
3.3.6 碳排放配額清繳相關政策
3.4 碳稅相關政策梳理
3.4.1 碳稅與碳中和的關系
3.4.2 我國發展碳稅必要性
3.4.3 我國開征碳稅的路徑
3.4.4 我國開征碳稅發展歷程
3.4.5 我國開征碳稅發展現狀
3.4.6 我國開征碳稅發展問題
3.4.7 我國開征碳稅建議對策
3.4.8 國外碳稅征管經驗啟示
第四章 中國各行業碳中和相關政策分析
4.1 環保行業
4.1.1 碳中和下環保行業相關政策
4.1.2 碳中和下環境監測相關政策
4.1.3 碳中和下節能減排相關政策
4.1.4 碳中和下溫室氣體相關政策
4.1.5 碳中和下生態碳匯相關政策
4.1.6 生態環境源頭防控指導意見
4.1.7 “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
4.1.8 排污許可提質增效行動計劃
4.1.9 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意見
4.1.10 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
4.1.11 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意見
4.1.12 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
4.2 能源電力行業
4.2.1 能源行業碳中和政策匯總
4.2.2 能源行業碳中和政策解讀
4.2.3 能源行業碳中和政策建議
4.2.4 碳中和下各區域限電政策
4.2.5 光伏行業碳中和行動倡議書
4.2.6 碳中和下煤炭行業相關政策
4.2.7 碳中和下焦化行業相關政策
4.2.8 碳中和下核電行業相關政策
4.2.9 碳中和下風電行業相關政策
4.2.10 碳中和下氫能行業相關政策
4.2.11 碳中和下儲能行業相關政策
4.2.12 碳中和下油氣行業相關政策
4.3 建筑行業
4.3.1 建筑業相關碳中和政策匯總
4.3.2 建筑業相關碳中和政策解讀
4.3.3 碳中和下綠色建筑相關政策
4.3.4 砂石行業碳中和行動倡議書
4.3.5 碳中和下裝配式建筑相關政策
4.3.6 光伏建筑一體化相關碳中和政策
4.4 建材行業
4.4.1 建材行業節能降碳行動方案
4.4.2 建材行業碳中和行動倡議書
4.4.3 綠色建材行業相關政策匯總
4.4.4 碳中和下水泥行業相關政策
4.4.5 碳中和下玻璃行業相關政策
4.4.6 碳中和下陶瓷行業相關政策
4.5 化工新材料行業
4.5.1 化工行業碳減排政策匯總
4.5.2 碳中和下鋼鐵行業相關政策
4.5.3 石化行業節能降碳行動方案
4.5.4 石化行業碳中和行動倡議書
4.5.5 碳中和下煤化工行業相關政策
4.5.6 碳中和下電解鋁行業相關政策
4.6 交通運輸行業
4.6.1 交通運輸相關碳中和政策解讀
4.6.2 汽車行業相關碳中和政策匯總
4.6.3 碳中和下新能源汽車政策支持
4.6.4 船舶污染物排放控制相關政策
4.6.5 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
4.7 綠色金融行業
4.7.1 碳中和下綠色金融政策體系
4.7.2 碳中和下綠色金融政策匯總
4.7.3 碳中和下綠色金融政策實踐
4.7.4 碳中和下綠色金融政策建議
4.7.5 碳中和下綠色金融政策導向
第五章 中國碳中和區域政策發展狀況分析
5.1 碳中和區域政策梳理
5.1.1 各省市碳中和政策匯總
5.1.2 各省市碳中和相關會議
5.1.3 華北地區碳中和相關政策
5.1.4 華東地區碳中和相關政策
5.1.5 東北地區碳中和相關政策
5.1.6 華中地區碳中和相關政策
5.1.7 華南地區碳中和相關政策
5.1.8 西南地區碳中和相關政策
5.1.9 西北地區碳中和相關政策
5.2 華北地區
5.2.1 北京市
5.2.2 天津市
5.2.3 河北省
5.2.4 山西省
5.2.5 內蒙古
5.3 華東地區
5.3.1 上海市
5.3.2 江蘇省
5.3.3 浙江省
5.3.4 山東省
5.3.5 安徽省
5.3.6 江西省
5.3.7 福建省
5.4 東北地區
5.4.1 遼寧省
5.4.2 吉林省
5.4.3 黑龍江
5.5 華中地區
5.5.1 湖北省
5.5.2 湖南省
5.5.3 河南省
5.6 華南地區
5.6.1 廣東省
5.6.2 廣西省
5.6.3 海南省
5.7 西南地區
5.7.1 貴州省
5.7.2 云南省
5.7.3 四川省
5.7.4 重慶市
5.7.5 西藏自治區
5.8 西北地區
5.8.1 甘肅省
5.8.2 陜西省
5.8.3 青海省
5.8.4 寧夏回族自治區
5.8.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第六章 2025-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6.1 總體要求
6.1.1 指導思想
6.1.2 工作原則
6.2 主要目標
6.2.1 “十四五”期間發展目標
6.2.2 “十五五”期間發展目標
6.3 重點任務
6.3.1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
6.3.2 節能降碳增效行動
6.3.3 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
6.3.4 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
6.3.5 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
6.3.6 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
6.3.7 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
6.3.8 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
6.3.9 綠色低碳全民行動
6.3.10 各地區梯次有序碳達峰行動
6.4 國際合作
6.4.1 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6.4.2 開展綠色經貿、技術與金融合作
6.4.3 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
6.5 政策保障
6.5.1 建立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
6.5.2 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標準
6.5.3 進一步完善經濟政策
6.5.4 建立健全市場化機制
6.6 組織實施
6.6.1 加強統籌協調
6.6.2 強化責任落實
6.6.3 嚴格監督考核
?本報告所有內容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調查許可證:國統涉外證字第1454號。
本報告由中商產業研究院出品,報告版權歸中商產業研究院所有。本報告是中商產業研究院的研究與統計成果,報告為有償提供給購買報告的客戶內部使用。未獲得中商產業研究院書面授權,任何網站或媒體不得轉載或引用,否則中商產業研究院有權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如需訂閱研究報告,請直接聯系本網站,以便獲得全程優質完善服務。
本報告目錄與內容系中商產業研究院原創,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許可,拒絕任何方式復制、轉載。
在此,我們誠意向您推薦鑒別咨詢公司實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