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7年中國靜脈產業園區現狀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第一章 靜脈產業及靜脈產業園區概述
第二章 國外靜脈產業園區發展概況及借鑒
2.1 國外靜脈產業園區的概況及發展經驗
2.1.1 總體已較為成熟
2.1.2 健全的法律法規
2.1.3 有效的經濟制度
2.1.4 技術的研究開發
2.2 主要國家典型靜脈產業園區案例分析
2.2.1 美國
2.2.2 日本
2.2.3 丹麥
2.2.4 德國
2.2.5 法國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國靜脈產業園區的發展環境分析
3.1 經濟環境
3.1.1 國際經濟形勢分析
3.1.2 國內宏觀經濟概況
3.1.3 國民收入及消費水平
3.1.4 經濟轉型需求分析
3.2 社會環境
3.2.1 廢物產生量不斷增大
3.2.2 生活垃圾規范化發展
3.2.3 農業廢棄物循環體系
3.3 政策環境
3.3.1 靜脈產業相關推動政策
3.3.2 生態環保資金分配情況
3.3.3 綠色產業指導目錄發布
3.3.4 循環經濟建設政策趨向
3.4 現實效益
3.4.1 促進低碳城市建設
3.4.2 緩解資源短缺壓力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國靜脈產業發展分析
4.1 中國靜脈產業的發展狀況
4.1.1 逐漸興起
4.1.2 發展特征
4.1.3 主要形式
4.1.4 發展思路
4.2 循環經濟與靜脈產業的集群發展分析
4.2.1 循環經濟與靜脈產業的關系
4.2.2 產業集群概述
4.2.3 產業集群對靜脈產業發展的作用
4.2.4 靜脈產業集群式發展的前景
4.3 中國靜脈產業發展問題
4.3.1 技術發展相對落后
4.3.2 設施協同有待優化
4.3.3 園區建設參差不齊
4.3.4 資源循環意識淡薄
4.4 中國靜脈產業發展建議
4.4.1 加快創新引領
4.4.2 促進產業銜接
4.4.3 推進循環改造
4.4.4 加強宣傳引導
4.4.5 制定幫扶政策
4.4.6 引導多方參與
第五章 2020-2022年中國靜脈產業園區總體發展分析
5.1 中國靜脈產業園區發展狀況分析
5.1.1 靜脈產業園區循環理念
5.1.2 建設靜脈產業園的益處
5.1.3 靜脈產業園區效益分析
5.1.4 靜脈產業園區發展現狀
5.1.5 靜脈產業園區發展模式
5.1.6 靜脈產業園區區域合作
5.2 中國綜合靜脈產業園區運營管理狀況
5.2.1 綜合類靜脈產業園區建設
5.2.2 綜合類靜脈產業園運營招商
5.2.3 綜合類靜脈產業園運營模式
5.2.4 綜合類靜脈產業園盈利模式
5.2.5 綜合類靜脈產業園公共事務管理
5.2.6 制定綜合類靜脈產業園發展建議
5.3 中國靜脈產業園區建設的問題
5.3.1 缺少高效的管理機制
5.3.2 園區的規劃不夠充分
5.3.3 回收體系未充分配套
5.3.4 建設水平有待于提高
5.3.5 缺乏與公眾間的互動
5.4 中國靜脈產業園區的對策建議
5.4.1 優化PPP模式的建設運營
5.4.2 合理優化靜脈產業園布局
5.4.3 建立規范合理的回收體系
5.4.4 強化全面的污染監督手段
5.4.5 積極開展園區智慧化管理
第六章 2020-2022年靜脈產業園區區域建設及運作模式分析
6.1 2020-2022年靜脈產業園區區域建設分析
6.1.1 雞西
6.1.2 河南
6.1.3 山西
6.1.4 重慶
6.1.5 武漢
6.1.6 樂陵
6.1.7 梧州
6.1.8 荊門
6.1.9 嵊州
6.2 綜合化集中發展模式
6.2.1 模式解析
6.2.2 區域案例
6.3 專業化特色發展模式
6.3.1 模式解析
6.3.2 區域案例
6.4 區域協調發展模式
6.4.1 模式解析
6.4.2 區域案例
第七章 國外靜脈產業園區典型案例分析
7.1 丹麥卡倫堡生態工業園
7.1.1 園區概況
7.1.2 產生背景
7.1.3 共生網絡
7.1.4 發展成效
7.1.5 主要經驗
7.2 日本北九州生態工業園
7.2.1 園區概況
7.2.2 園區背景
7.2.3 園區模式
7.2.4 工業園效益
7.2.5 特點及成功經驗
7.3 川崎生態城
7.3.1 園區概況
7.3.2 建設背景
7.3.3 項目規劃
7.3.4 主要特征
第八章 2020-2022年國內靜脈產業園區典型案例分析
8.1 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
8.1.1 園區基本概況
8.1.2 園區發展特色
8.1.3 園區發展現狀
8.1.4 園區優惠政策
8.1.5 園區發展遠景
8.2 上海老港靜脈產業園區
8.2.1 園區發展概況
8.2.2 園區發展方向
8.2.3 園區建設現狀
8.2.4 園區建設動態
8.2.5 園區發展規劃
8.3 蘇州光大國家靜脈產業園
8.3.1 園區發展概況
8.3.2 園區建設核心
8.3.3 園區成功經驗
8.3.4 園區發展規劃
8.4 益陽市靜脈產業園
8.4.1 園區發展概況
8.4.2 園區建設現狀
8.4.3 園區建設成效
8.5 濮陽市靜脈產業園
8.5.1 園區發展背景
8.5.2 園區發展現狀
8.5.3 園區項目動態
8.5.4 園區建設內容
8.5.5 園區建設特點
8.6 鹽城市靜脈產業園
8.6.1 園區發展概況
8.6.2 園區建設情況
8.6.3 園區建設舉措
8.6.4 園區發展目標
8.7 孝感市靜脈產業
8.7.1 園區發展概況
8.7.2 園區已建項目
8.7.3 園區在建項目
第九章 靜脈產業園區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分析
9.1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和我國相關研究現狀
9.1.1 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概念
9.1.2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方法
9.1.3 我國相關評價指標體系
9.2 靜脈產業園區評價指標體系的作用
9.2.1 反映園區建設情況
9.2.2 設置分階段目標
9.2.3 有助于比較和借鑒
9.3 靜脈產業園區評價指標體系的指導原則
9.3.1 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
9.3.2 目的性原則
9.3.3 科學性原則
9.3.4 系統性原則
9.3.5 可操作性原則
9.4 靜脈產業園區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9.4.1 初選與完善
9.4.2 權重計算
9.4.3 指標釋義
9.5 靜脈產業園區評價指標體系的可行性分析
9.5.1 經濟可行性
9.5.2 技術可行性
9.5.3 可操作性
第十章 中國靜脈產業園區投資分析
10.1 投資機遇分析
10.1.1 企業競爭驅動
10.1.2 無廢城市建設
10.1.3 垃圾焚燒需求
10.1.4 雙碳目標驅動
10.2 投資潛力分析
10.2.1 投資形勢
10.2.2 投資空間
10.2.3 投資政策
10.2.4 投資動態
10.3 項目投資案例分析
10.3.1 項目基本概況
10.3.2 項目建設規模
10.3.3 項目投資估算
10.3.4 項目建設進度
10.3.5 項目效益分析
第十一章 中國靜脈產業園區發展前景預測
11.1 宏觀環境未來形勢
11.1.1 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11.1.2 生態修復發展趨勢
11.1.3 靜脈經濟發展趨勢
11.2 靜脈產業園區前景分析
11.2.1 面臨的新形勢
11.2.2 園區發展前景
11.2.3 未來發展趨勢
附錄
附錄一:“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
附錄二: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管理辦法
附錄三: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附錄四: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
圖表目錄
圖表1 靜脈系統的物質流動過程
圖表2 動脈系統的物質流動過程
圖表3 靜脈產業與動脈產業的特點
圖表4 靜脈產業與動脈產業的關系
圖表5 靜脈產業園布局及產業鏈構建
圖表6 美國部分生態工業園概況
圖表7 加拿大部分生態工業園概況
圖表8 日本靜脈產業發展全生命周期中的法律法規
圖表9 卡倫堡生態工業園區循環系統化
圖表10 2015-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11 2015-2019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圖表12 2015-2019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
圖表13 2016-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14 2016-2020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圖表15 2021年GDP初步核算數據
圖表16 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數與中位數
圖表17 2021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圖表18 2017-2021年中國垃圾處理相關政策
圖表19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物質流
圖表20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能量流
圖表21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廢氣流
圖表22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廢水流
?本報告所有內容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調查許可證:國統涉外證字第1454號。
本報告由中商產業研究院出品,報告版權歸中商產業研究院所有。本報告是中商產業研究院的研究與統計成果,報告為有償提供給購買報告的客戶內部使用。未獲得中商產業研究院書面授權,任何網站或媒體不得轉載或引用,否則中商產業研究院有權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如需訂閱研究報告,請直接聯系本網站,以便獲得全程優質完善服務。
本報告目錄與內容系中商產業研究院原創,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許可,拒絕任何方式復制、轉載。
在此,我們誠意向您推薦鑒別咨詢公司實力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