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產業發展規劃
1.做強優勢產業頂梁柱
實施六大千億級產業提升行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綠色石化產業,促進六個化工園區協同發展,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萬華新材料低碳產業園一期全面投產,萬華乙烯二期建成中交,突破發展萊州銀海化工園區。有色及貴金屬產業,推進4座礦山復工復產,打造“金色云”黃金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20萬噸高端輕量化鋁材項目,支持恒邦冶煉盡快達到千億級產業規模。汽車產業,上汽通用東岳基地純電整車項目建成投產,奧特能超級工廠完成建設,濰柴(煙臺)新能源動力產業園一期投產。電子信息產業,加快建設艾睿光電紅外熱成像、金寶5G銅箔項目,推動光電傳感產業園等投產,打造“新三樣”電子材料基地。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推進金正環保、恒輝節能等智能制造項目,開工建設金鵬礦山智能裝備產業園,推動奧朗機械液壓、中孚制冷科技等項目投產。食品精深加工產業,推進萊陽食品工業園擴區,實施春雪健康智慧工廠等項目,發展海洋功能食品、特醫食品,擦亮“中國食品名城”名片。
2.開辟產業制勝新賽道
聚焦重大技術突破和前沿成果應用,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生物醫藥產業,全面投用藍色藥谷生命島,啟動自主知識產權醫用電子加速器建設,建成細胞工程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國藥醫藥、IVD、東海生命科學產業園建設,落地生產石藥百克一類新藥“津立泰”,推動榮昌生物新藥產業化項目投產。航空航天產業,加密東方航天港發射頻次,投用國內首艘海上發射工程船,推進東方慧眼智能遙感星座研制應用,構建從火箭發射到衛星信息的全鏈生態,爭創中國海上商業航天發射母港。清潔能源產業,推動華能半島北牟平海上風電場、中廣核招遠海上光伏并網發電,投產西港區、龍口港三大LNG項目,加快力華儲能基地、龍口抽水蓄能項目建設,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400萬千瓦。超前布局生命科學、深海空天、新一代核電、人工智能、新型電子材料、人形機器人等六大未來產業,謀劃建設未來產業加速園,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
3.塑強數字經濟競爭力
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增創數字經濟發展新優勢。實施綜合算力提質工程,啟動建設城市智算中心,做強移動5G、中金、華為、衛星數據應用中心,打牢數字基礎設施底座。實施數字核心產業集聚工程,成立數字經濟產業聯盟,建設東方電子智慧能源創新產業園,爭創2個省級數字經濟園區。支持芝罘打造數字經濟總部集聚區,支持萊陽打造數字賦能縣域經濟發展樣板。實施“智改數轉”工程,開展“百企千線”示范行動,加強橙色云雙跨平臺應用,培育10個工業互聯網平臺、10家省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150家晨星工廠,爭創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實施數據價值轉化工程,建立全市數據資源“一本賬”,開展數據資產化和數據資產入表試點,打造創新應用場景5個以上,促進數據“資源”變“資產”。
4.推動服務業快升級
實施現代服務業提升行動,爭創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大力發展現代金融業,支持駐煙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支持煙臺銀行做優做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養老健康等支持力度,爭創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設立市級科創母基金,布局科技服務產業園,打造一批專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規范物流行業發展,做實黃渤海國際陸港、膠東智慧物流港、膠東綜合物流產業園等載體,疏解中心城區低效市場,高標準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大力發展現代會展業,組建會展業發展聯盟,高水平籌備2025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辦好石油化工大會等重點會展20場。大力發展港航服務業,搭建海上客運服務中心、港航數字服務平臺,建設煙臺港廣場供應鏈綜合服務中心、國際航運大廈,構建港口綜合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建成工業設計小鎮文創產業園、智能制造產業園,辦好世界工業設計大會,爭創世界設計之都。大力發展商務服務業,培育高水平律師、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做強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為企業提供更優質服務。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煙臺市產業鏈招商及投資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白皮書、行業地位證明、可行性研究報告、產業規劃、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產業鏈招商考察&推介會、“十五五”規劃等咨詢服務。